

在不少人看来,胆囊结石只要不引发疼痛就是“无害小病”,无需过多关注。但中国医师协会内镜保胆培训基地主任(四川)、四川结石病医院肝胆外科何明刚主任提醒,疼痛仅是胆囊结石危害的冰山一角,那些无症状的结石反而可能是潜伏在体内的“隐形杀手”,其潜在风险更值得警惕。

胆囊的核心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,助力脂肪消化。当胆囊内形成结石后,若进食油腻食物或发生体位变化,胆囊收缩可能将结石推向胆囊颈部或胆囊管这两个“狭窄通道”,导致结石嵌顿、胆道梗阻。

此时胆囊内压力会骤升,平滑肌持续痉挛,进而引发剧烈的胆绞痛。其典型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且阵发性加剧,疼痛还可能放射至肩背部,常伴随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

结石在胆囊内会产生持续的物理刺激,反复损伤胆囊黏膜,引发长期、低度的炎症反应,即慢性胆囊炎。
长期受炎症影响,胆囊壁会逐渐增厚、纤维组织增生,最终导致胆囊失去弹性和收缩功能,严重还会发展为萎缩性胆囊炎,彻底丧失储存和浓缩胆汁的作用。
体积较小的结石可能在胆囊收缩时进入胆总管,若结石在胆总管下端嵌顿,会造成胆道完全梗阻,引发梗阻性黄疸,出现皮肤和巩膜变黄、尿液呈浓茶色、大便呈陶土色等明显症状。
更危险的是,胆道梗阻可能诱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,患者会出现高烧、寒战等症状,该病死亡率极高。
胆总管与胰管往往共用一个肠道入口,若结石恰好卡在这个入口处,会导致胆汁逆流进入胰腺导管,激活胰腺内的消化酶,引发胰腺自我消化,进而诱发急性胰腺炎。
其中,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迅猛,容易导致全身多器官衰竭,死亡率极高,是外科领域令人忌惮的夺命急症。
长期的炎症刺激与结石摩擦,可能导致胆囊黏膜出现癌前病变,最终发展为胆囊癌。尤其是直径>3cm、存在时间>10年的结石,或是合并胆囊息肉的情况,会使胆囊癌的患病风险显著升高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胆囊癌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,一旦出现腹痛、黄疸、腹部肿块等症状,病情多已发展至中晚期,此时5年生存率不足 5%。
肝胆外科何明刚主任强调,无症状胆囊结石绝非可以放任不管的“小问题”,其背后潜藏的四大隐形危害,每一种都可能对健康造成致命打击。
 四川结石病医院以微创保胆保肾取石为特色,自2010年建院以来,为来自全国各地数万例结石患者提供诊疗服务,年均结石手术量居国内前列,各科室综合水平受到业内高度认可和社会广泛好评... [详情]
        四川结石病医院以微创保胆保肾取石为特色,自2010年建院以来,为来自全国各地数万例结石患者提供诊疗服务,年均结石手术量居国内前列,各科室综合水平受到业内高度认可和社会广泛好评... [详情]
     
		