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9日,记者获悉,家住成都市锦江区40岁的患者陈女士,因右上腹胀痛,被送至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微创保胆基地——四川结石病医院就医。肝胆外科专家通过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,从陈女士胆囊内,取出了满满一盘金灿灿的“金豆子”,这些结石的数量高达275颗。
Δ陈女士胆囊内取出的结石
陶涛主任告诉记者,虽然结石如此之多,经过术前胆囊功能测定与术中评估,陈女士胆囊的生理功能并没有遭到结石的明显损伤,这才得以只取结石,保住了胆囊。
陈女士表示,平素身体健康,半个月前突发右上腹胀痛,在附近医院检查出是胆囊结石,她选择了保守的吃药治疗。谁知治标不治本,吃药只能暂时缓解疼痛症状,此后的十多天里,她的胆结石反复发作:“我晓得切了胆要影响消化,专门来四川结石病医院想保胆。居然让这么多怪石头长在身体里面这么久,想想就有点发毛。”
陶涛主任分析到,“临床上约80%的胆囊结石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,”陶涛主任指出,“无症状不代表无害。结石最初的形态只是一些杂质和结晶,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小变大,由少变多。这些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,导致胆囊炎、胆囊脓肿、胆囊穿孔、胆囊功能丧失等,甚至引发胆源性胰腺炎、腹膜炎、胆囊癌等危及生命。”
陶涛主任强调,患结石时间越久,对胆囊功能的损伤越大,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的几率越高,保胆的几率也就越低,及时规范的诊疗对保护胆囊功能至关重要。
通过结石成分分析和饮食调查,医疗团队发现患者长期高脂饮食可能是结石形成的主因。陶涛主任解释:“过量摄入高胆固醇食物会导致胆汁成分改变,胆固醇结晶析出后逐渐形成结石。”
此外,陶涛主任还表示,以前对胆囊功能的认知不足、医疗技术落后,胆结石病人往往都是切胆,但现代医学研究发现,胆囊是重要的消化免疫器官,临床实例也表明,切胆可能给患者带来腹胀腹泻、消化不良、反流性胃炎等一系列并发症。
他比喻:“不能因为有垃圾就把整个房子拆了,不能因为生了病就把整个器官切了,”保胆取石,这项从“破坏性手术”到“修复性手术”的理念变革,是四川结石病医院肝胆外科的核心技术,正在惠及更多的胆结石患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