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从中国医师协会内镜保胆培训基地——四川结石病医院获悉,该院在短短五天内,接连完成了三例数量惊人的胆结石手术。肝胆外科陶涛主任分别从患者胆囊内取出126颗和275颗结石,王小林主任为患者取出1343颗结石。如此密集出现的“胆结石集群”,引发了院内众多患者及家属的哗然。
△126颗结石
△275颗结石
△1343颗结石
“七年前体检就发现了,但什么症状都没有,结石也小,就觉得没必要处理。”126颗结石的主人、来自浙江的孙先生回忆,直到近日复查,他才发现当初0.3、0.4cm的结石,已经“壮大”到0.8cm-1cm,结石体积和数量的增多,让他感觉:“像身体里埋了个‘定时炸弹’,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。”
家住成都锦江区的陈女士表示,其半个月前突发右上腹胀痛,在附近医院检查出是胆囊结石,她选择了保守的吃药治疗。谁知治标不治本,吃药只能暂时缓解疼痛症状,此后的十多天里,她的胆结石反复发作:“我晓得切了胆要影响消化,专门来四川结石病医院想保胆。他们数了我的结石有275颗,太吓人了!”
△陶涛主任手术中
“我之前就查出有结石,但一直没管,上个星期有天,我吃了油大的过后,突然腹部右边上方开始绞痛,还恶心、呕吐,当时我自己去买了药吃了就对了。”成都都江堰的潘女士,看着盘中1343颗结石回忆道,当近日腹部再次出现绞痛难忍时,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来到四川结石病医院寻求专业治疗。
△王小林主任手术中
然而,据了解,三位患者同样患胆结石,孙先生和陈女士能成功保胆,潘女士却只能切胆。
“简单来说,保胆首先要明确胆囊是’好的’还是’坏的’,也就是看胆囊功能。”王小林主任解释:“潘女士之所以切胆,核心原因就在于她在发现结石后,没有及时有效的手术干预,拖延时间太久,导致在术中我发现她的胆囊已经发生了坏疽性改变,胆囊壁发黑,胆囊的功能已经完全丧失,最后只能不得不切除掉胆囊。”
对于此次四川结石病医院五天三例数量惊人结石,陶涛主任表示,超过10颗的多发性胆囊结石不常见,但在四川结石病医院多次取出超多胆囊结石:从108颗、720颗、733颗,到785颗、1300颗、2056颗,一次次刷新着取石纪录。这些患者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:查出结石没有第一时间到专业医院寻求治疗,而是盲目拖延病情,结石则在这段拖延的时间里,出现“疯长”,由小变大,由少变多。
四川结石病医院肝胆外科陶涛主任还指出,胆结石拖延治疗,会使手术难度增大,保胆成功率下降。所以,一旦发现胆结石,不管有无症状,均应给予足够重视,并尽早治疗,越早干预,保胆的几率才越大,严重并发症几率越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