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结石患者在接受碎石治疗后,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“结石几天可以排出?”实际上,结石排出速度并非固定数值,它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。
四川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孙剑鸿主任表示,排石过程能否顺利进行,主要取决于患者尿路通畅程度、碎石后残石颗粒的大小及数量。
若排石过程较为顺利,通常在碎石后的7-10天,患者可到医院复查腹平片,以此了解排石情况。
但要是结石较大、量多,那在碎石后的三天内,患者需尽量卧床休息,减少下床活动。而且要采取患侧卧位,这样能放缓碎石颗粒的排出速度,从而避免或减少石街的形成。
具体的排石情况要结合个人实际来判断。两次碎石的间隔应在1周以上,适当延长间隔时间,有助于身体恢复。
排石期间,收集结石至关重要。收集结石不仅能直观知晓结石是否排出,还能为后续的结石成分分析提供样本。同时,要遵照医生建议复查彩超或腹部平片,必要时还需通过CT检查,更清晰地观察结石排出情况和尿路状况。
要明确的是,泌尿系统碎石治疗只是结石治疗的一种手段,并不代表碎石后就一定能成功排石。所以,结石能否排出没有确定答案,自然也不存在什么时候一定能排出的时间限制。
如果结石可以排出,一般会在一周左右排出。建议患者在此期间收集尿液,查看其中是否有结石,以此判断结石是否排出。
泌尿外科孙剑鸿主任提醒,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结石数量不同,肾结石碎石后,碎石排出的时间可能存在差异。若结石长时间未能排出,建议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。
体外碎石有一定适应症,其成功率主要取决于结石的大小、硬度、性质、位置,以及是否有感染、积水等情况。因此,体外碎石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,若医生不建议,就不要强行坚持。
除此之外,结石排出后不要随意丢弃,一定要收集起来进行结石成分分析,通过分析找出结石形成的病因,才能在后期采取有效预防措施,降低结石再生概率。